尽管论历史悠久,中国并非独一无二,然而在数千年毫无断层的文明传承与延续之下,国人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对待历史的态度与方式,并将这样的认知付之于器物之上,从而形成了一套中国式的收藏理念——“古玩”不单单用以赏玩,往更深的层面而言,便是“文物”,拥有着不可一言道尽的无穷内涵。
如玉,古人总以君子相媲,玉作六器,礼天地四方,苍璧礼天,黄琮礼地,以青圭礼东方,以赤璋礼南方,以白琥礼西方,以玄璜礼北方。 如尊彝,盛酒、醴以为献祭。尊分六尊,牺尊、象尊、著尊、壶尊、大尊、山尊;彝有六彝,鸡彝、鸟彝、斝彝、黄彝、虎彝、蜼彝,以小为贵,为宗庙之常器。
如鼎,烹饪之器,《周礼》有云“亨人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”,后用以祭祀神灵,成为国之重器,有“天子九鼎,诸侯七鼎,卿大夫五鼎,元士三鼎”之说,而称霸天下也往往以“问鼎”代指,其意义也因此难以估量。
(《古玩》排练现场, 中国式的鉴古,金石玉器,字画文玩,每一件都有独到的寓意隐匿其中,承载着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根骨中的礼数和观念,“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”不过是最为初级的一个境界,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”也只是落得一个“惟手熟尔”的匠气,无论眼光识见,抑或精神气度,收藏也是一场中国式的艰苦修行。
在话剧《古玩》中,有这样一群古玩商人,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,成为了后辈眼中的传奇。在近代中国最为动荡的时期,他们的经历一如剧中的几样珍宝,均是难再复得的奇观。 围绕一对具有“礼”的象征意义的宝鼎,在数十年岁月中将发生怎样的故事?剧中的几位老前辈大玩家各自经历了怎样的历程?从识古辨古,但识人辨人,一部《古玩》,也可令我们一叶知秋,透过行里的隐秘,探求一点收藏之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