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一声炮响,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,也彻底打乱了北平城里小羊圈胡同平静的生活。 乱世之下,勤劳本分的城市平民的生活每况愈下:拉车的小崔、唱戏做票友的小文夫妇、热心的李四爷、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程长顺……他们的遭际各有不同,却都在逐渐丧失着最基本的尊严与希望。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钱诗人受到战乱的波及家破人亡,而这却促使钱默吟抛弃了知识分子的儒弱慵懒,成为了一个铮铮铁骨的斗士。 与之恰成对比的,是那些借乱世上位的投机分子。 冠晓荷大赤包夫妇就是这其中活得精彩滋润的一对,而这并没有得到冠家其余成员的认可。 祁家是小羊圈胡同最本分平和的人家。面对变乱,家庭成员也凸现出迥异的派别立场。祁老爷子的三孙瑞全离家抗日音信全无;次孙瑞丰在妻子的怂恿下在伪政府中谋到美差;长孙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,他在“尽孝”与“尽忠”之间因不能两全而徘徊,挣扎着,同贤妻韵梅维持着一家老小生计。祁老爷子能否守住四世同堂的理想、能否过上八十大寿,成了他人生最后的悬念…… 顾问:舒济 舒乙
 文学顾问:郑万隆 学术顾问:韩毓海 戏剧阐释:杨阡   原著:老舍
 编剧:田沁鑫 安莹 导演:田沁鑫 制作人:李东   舞美设计:薛殿杰 王晗懿
 灯光设计:王瑞国 服装设计:赵艳 造型设计:贺亚琳 音响设计:周涛 作曲:张巍 道具设计:王璞 执行导演:孙小茗 舞台监督:陈龙 制作及演出统筹:老象 王冕 宣传统筹:刘梦妮 演员统筹:张妍 李月皓 以往剧照摄影:李晏   说书人:刘金山、段奕宏、寇振海   祁家   祁老人:侯岩松、陈明昊 祁天佑:靳大忠 天佑妻:刘馨遥 祁瑞宣:徐  卫 韵  梅:朱媛媛、姜牟远健 祁瑞丰:刘  喆 胖菊子:陶  虹、杨  晨 祁瑞全:蔺达诺   冠家   冠晓荷:辛柏青、吴  彼 大赤包:秦海璐、师悦玲 冠高弟:赵焌妍、王一琦 冠招弟:殷  桃、乔瑜岩 尤桐芳:吕  静   钱家   钱默吟:陈明昊、马  昂 钱夫人:马珊珊 钱公子:王广滨 钱儿媳:朱颜曼滋   小羊圈胡同   李四爷:陈  强 李四奶奶:李文玲 小  崔:邢佳栋、张硕 小崔妻:刘馨遥 马姥姥:谢  琳 程长顺:吴  桐 小  文:王广滨 小文太太:朱颜曼滋 白巡长:张喜前、韩明昊 李空山:纪  原、邓  炀 蓝东阳:赵小川 车夫、警察:华  超、王大卫、芦佳北、李  北 日本女人:朱颜曼滋 日本老太太:马珊珊 翻译官:王广滨 日本兵:华  超   (演出阵容以演出现场为准) “北京第一剧”轰动台北、香港、澳门、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两岸四地38座城市,震撼20余万名观众,3年时间热演182场,总票房超过4000万人民币。 老舍毕生至爱之作问世60多年来,曾被两度改编成电视剧,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,首度亮相话剧舞台。 名著改编高手田沁鑫,继成功将萧红的《生死场》、张爱玲的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等名家名作搬上舞台后,浓情致敬老舍不朽经典。   1)获 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 2011年度戏剧大奖 2)获2011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优秀剧目奖(第一名) 3) 2012全国戏剧文化奖 话剧金狮奖 剧目奖 4) 入选2010—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5) 获2010-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6) 获 第十四届文华奖“文华优秀剧目奖”( 2013年) 《四世同堂》 获 优秀剧目奖(第一名) 7)获2011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各界大家 连战(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):抗战时期同胞们不分男女老幼、不分东南西北,同心协力、共同奋斗,在这里得到真实演绎,是给下一代最好的教育。 王蒙(原文化部部长、著名作家):国家话剧院能将老舍的恢弘巨著如此精彩的搬上舞台,非常了不起! 舒济(老舍长女 老舍纪念馆馆长):没想到话剧《四世同堂》能把父亲的这部作品如此全面的呈现出来,尤其是把中国传统戏剧的写意手法非常巧妙地运用到剧中,效果非常好。我给这部话剧打90分。 舒乙(老舍长子 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):该有的都有了!这个戏站住了,没问题!人物没缺、情节没缺,舞台调度好,演员演的好,导演导得好。 侯孝贤(著名电影导演):多媒体的方式未曾在其它舞台剧中见过,很是炫彩夺目,演员的表演,比在影视剧中更收放自如,导演的手法也很新颖,愿出更多精品。 关栋天(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):对戏曲的把握,对京味的把握,掌控力是非常之强的。 戏剧名导 罗伯特·布鲁斯汀(美国先锋戏剧教父):这部作品很伟大,深深被作品呈现出的哲学和情怀所震撼。 尤金诺·芭芭(欧洲戏剧大师):导演的节奏把控得很好,喜欢演员的表演。 赖声川(台湾舞台剧名导):掌声,非常非常实在的来自心中。 牟森(著名戏剧导演):看完演出,期待、信任和好奇都得到了满足,田沁鑫将舞台剧《四世同堂》排成了挽歌,北平的挽歌。没想到的是,我从这个戏里感受到了悲悯,一份强大的情感。 知名艺人 刘德华(天王巨星、《四世同堂》赴港演出引进人):知道这部舞台剧巡演内地、台湾都叫好,去年就听说有意来港演出,打定主意会去观赏支持,没想到竟可撮合成合作的机会,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大美事,有种跟舞台剧重拾未了缘的感觉。 叶德娴(威尼斯金狮奖影后、电影《桃姐》主演):话剧《四世同堂》让我想演舞台剧! 徐铮(知名演员,电影《泰囧》导演):尽管年代已经变了,你还是能找到周边人的影子。 马浚伟(TVB知名艺人):乱世下的中华儿女,各有追求,最终离不开亲情,家与国,紧紧相连,绝对值得一看。 陈法拉(香港知名演员、主持人):看《四世同堂》太过瘾,乱世下人性尽现,感人! 媒体观众 香港《明报》:浓浓北京风味,然而观众的热烈反响是跨地域的,去到每个城市都好评如潮。 上海《解放日报》:一票难求、座无虚席,观众看得屏气凝神,甚至在谢幕时爆发了十多次的集体掌声。 北京《北京娱乐信报》:如果你爱北京,或爱曾经的北京,你一定会爱这一部《四世同堂》。 新浪网:百分百的上座率及一向理性的上海观众慷慨频繁赠予的掌声、笑声和眼泪,令这部京味十足的大戏台湾首演及深圳、石家庄演出的热度延续至申城,丝毫未显水土不服。谢幕时,观众多达十多次的集体掌声,也说明好生煎包子的上海人,与喝永和豆浆的台北人、吃海鲜的深圳人及嚼驴肉火烧的石家庄人一样,彻底被“京味十足”的该剧征服。 |